跳转到正文内容

山东烟台警方发微博劝在逃人员投案自首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11年12月12日11:43  山东卫视

  据山东卫视《围观》栏目报道,今年11月8日,烟台市公安局干警孙飞在烟台市公安局的新浪官方微博上,发出了一条微博,迅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争议。

  这条引发争议的微博内容是:“各位在逃的兄弟姐妹,亲,立冬了,天冷了,回家吧,今年过年早,主动投案有政策,私信过来吧。”大家很关注的就是,这条追逃微博,不但把在逃人员都称为兄弟姐妹,还用了一个很特别的昵称,亲。

  “亲”,这种称呼在网络上非常红火,但一般是网络商店卖家对买家的称呼。对在逃人员用这种“亲”的称呼,把他们称作“亲爱的逃犯”,这是否恰当呢?

  孙飞说,当时他觉得“亲”,这种亲切、可爱的称呼,可以让在逃人员感受到一种家人温暖,是有利于规劝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的。他觉得这种称呼,本身并没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。而且很多网友对这条“淘宝体”的追逃微博还是持肯定态度的。甚至有人开玩笑说:亲,包邮,还赠送银镯子。

  有的网友有这心情开玩笑,也有一些网友可是严肃得多,对于烟台警方发布的这条微博,他们有一些更加强烈的质疑。

  有网友回复说:要是这样的劝告能有效的话,猪都会爬树了,应该多花时间干正事吧,做警察应该做的事。很显然,对于烟台警方这种做法,有些网友质疑,这只不过是在作秀。

  不管这条“追逃微博”好不好,就在发布后不到24小时,真就有一名在逃人员投案自首了。

  因为打架斗殴被网上通缉的齐某觉得自己的事情好像越来越严重了,之前躲一躲就能过去的想法,并不现实。这时候他想到了投案自首,但是他害怕万一那人被自己打死了怎么办?他心里没底。最后,他决定要先在网上看看自己是怎么被通缉的。无意间他就看到了孙警官发的微博。

  齐某说,这条微博让他感觉很亲切,而且微博里所说的政策对他来说,或许就是一个好时机,他再次考虑自己是不是要投案自首。齐某决定,首先要确认这条微博中所说内容的真实性。于是,齐某就起了“萝卜”这么个网名,给烟台公安局官方微博发了私信。孙飞对他的疑问做出了回复,尽量让对方相信自己:微博虽然是用淘宝体发的,但我们公安机关是严肃认真的,而且这个优惠政策确实存在。

  孙飞对网友“萝卜”有些猜测,对方极有可能是在逃人员,或者是在逃人员的家属,试探性地与警方交流沟通。想到这些,孙飞又给“萝卜”举了几个投案自首,可以宽大处理政策的例子。

  当确认了微博的真实性之后,齐某的心情很纠结,担心进去之后就出不来了。经过一夜的反复思量,齐某决定还是得投案自首。第二天一早,齐某去了河滨路派出所。

  最后在民警的帮助下,齐某平复了心情,交待了自己参与打架的整个过程。

  齐某说,通过这件事情,他改变了很多,感觉自己比以前成熟了。 他说,当时就是微博里的那一句“早点回家吧”,打动了他。

  烟台警方在新浪发布的这条“劝降微博”不到24小时就立功了,简直是立竿见影呀。不过这会不会只是一次偶然呢?

  在齐某投案自首后不久,另一名在逃人员王某也投案自首了。半年前的一天,王某和朋友一起吃饭,没多久就喝大了。借着酒劲跟人打了起来,事后因为害怕逃跑了。

  王某逃走的时候,儿子只有两个月,这成了他最大的牵挂。他最远逃到过山西,身上的钱也用完了,急切想回家的他,看到了烟台市公安局发出的网上追逃的微博,于是决定投案自首。

  目前,王某已经被取保候审。他和齐某一样,都要为自己一时冲动的犯罪行为承担责任,但是比起在外逃亡,现在总算是安心了。接受《围观》记者采访的时候,这两个投案自首的人说了同样的话,就是那条微博让他们感觉很亲切,正是那句“亲,早点回家吧”,这种关怀的口吻,让他们最终决定投案自首。看得出,微博这种形式能够让警方和网民之间有更好的沟通。

  孙飞告诉记者,他所经历的一件真实的事情,让他对微博有了新的认识,这才有了后来这条“淘宝体”微博。

  网友果果是在烟台打工的单身女孩,自己租了一套房子。她下班的时候,发现家门口被人做了个三角标记,她当时以为是小孩子随便画了一个符号,就没有在意。

  到当天凌晨,睡梦中的她听到客厅里有声音,她慢慢走到房门前,从门缝里看到有人在翻东西。这种情况还真紧急,假如果果打电话,肯定会被入室抢劫者发现,到时候有可能会造成更大伤害;如果不打电话,果果也有可能会受到伤害,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。

  情急之下,她想出了一个求救的办法。她用手机给烟台市公安局微博发了一条求救信息。她说家里有人抢劫,她很害怕。

  当时已经是凌晨1点多,正好是孙飞在值班,在得知女孩家的住址之后,民警迅速出警,赶到了女孩家,抓住了入室行窃的犯罪嫌疑人。

  其实微博早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,甚至有一些网友已经成了“微博控”,没日没夜上微博,有点时间就看微博,一会儿刷新一遍,自己吃饭、出门、干点什么都要发微博。现在要是你还没有微博,那你可就OUT了。

 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,我国国内的微博用户数量猛增,2010年年底,我国国内微博用户量达到6311万,而到了2011年6月底,用户量竟然增长到1.95亿,和传统博客相比,微博的特点是“短平快”,门槛低,人人都能当记者,通过电脑手机都能很方便地发布信息。井喷发展的网络微博,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。

  今年年初发生在湖北的“微博打拐”事件,是微博历史上值得被铭记的事件。2008年,湖北人彭高峰3岁半的儿子彭文乐,被一名男子拐走,父亲多方寻找儿子,但小文乐一直没有下落。一直到2011年春节,一位回乡探亲的大学生,发现村里一个小男孩,像极了在微博上被疯传的寻人启事,他迅速通过寻亲网站传递消息。最后,在警方的陪同下,彭高峰终于找到了魂牵梦萦的儿子。

  随后网友们与公安部门、媒体、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等社会力量结合在一起,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“微博打拐”行动,很多被拐卖的儿童,都在这场行动中得到解救。

  其实很多政府机关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微博的影响力,相继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。据人民网报道,截止到今年11月初,通过新浪微博认证的各领域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已经超过18500个,其中政府机构微博9960家,官员个人微博8628个,覆盖全国35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。

  今年四月,有网友在银川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官方微博“银川食品安全”上反映,该市一家大型超市出售染色馒头,后经银川市食品安全督察局查证,责令这家超市立即停止加工、销售彩色馒头,引来网友一片叫好。

  有网友向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的新浪微博反映,他所在小区的暖气一直都不太热,随后城管局工作人员与热力公司进行了沟通,热力公司快速地对小区供热进行了调试,解决了问题。

  上海郊区的卷心菜滞销,菜农们苦不堪言,上海市新闻办的 “上海发布”微博上呼吁市民周末不妨买些卷心菜,帮帮菜农,随后,一些企业将生产基地的卷心菜直接送到学校、超市等消费终端,缓解了“卖菜难”现象。

  在庞大的政府机构的微博用户中,公安机关的微博数量是独树一帜,超过总数的七成。

  从2010年2月开始,广东、河北,北京,福建,山东等多地公安机关相继开通公安微博,通过微博这一新型媒体与网民互动。

  今年三月,烟台市公安局在新浪网开通了官方微博。烟台市公安局建立微博之后,通过微博发布信息,与网友互动,短短几个月的时间,粉丝数量就已经达到了数十万。

  在烟台上大学的小文,不小心把钱包弄丢了,所有的证件都在里面,她很是着急,不知道该怎么办。没想到她的钱包被烟台市公安局微博的一个粉丝捡到了,捡到后,他通过私信发给孙飞,孙飞再通过公安机关的网上系统,找到小文的亲属,通过亲属又找到小文本人,之后,让女孩联系粉丝把她的包、钥匙还有银行卡全部找到了。

  正是这种细致、真诚的服务的态度,烟台市公安局的微博在短短半年间,粉丝数量达到了数十万人,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好评,也在警务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。

  不过也有些官方微博,不但效果不好,还成了网友们眼中的笑话。

  大连市西岗区公安局的官方微博,开通半个月只发了三条微博,只关注了苍井空。为什么大连西岗公安局的微博会关注她,而且只有她呢?这个“没正形”的公安微博被曝光之后,迅速被国内多家媒体转载报道。

  随后,大连市公安局通过微博表示一定会加强管理。西岗区公安局也做出了回应说,这种情况的出现,是因为微博的号码被盗了,密码尚未找回。在回应做出几分钟后,“西岗分局”微博随即也恢复了正常。

  微博能解决问题,同样也能暴露问题。今年4月,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党委办公室主任赵子俊,通过微博与一个女网友上演了一出调情的戏码,后经当地有关部门核实,赵子俊被免去职务。今年六月江苏溧阳卫生局局长谢志强,因为不知道微博的内容是公开的,在微博上把自己与情人约会调情的内容直播了出来,引发众多网友关注,后来谢志强因此被撤销卫生局长职务。

  微博,意味着“公开”,意味着“平等”,在这个平台上,普通人、公众人物乃至媒体、政府机关等社会各界都可以参与,有着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影响力。尤其是政府机构和职能部门的官方微博,包括公务人员的微博,都有利于上情下达和民意征询,有利于党群、干群、警民之间的沟通交流,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暴露问题,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。对于政府机关、公务员来说,不仅应该开通微博,更应该认真负责的用好微博,更好地做好服务、接受监督。

  《围观》是一档新闻评论专题节目,关注变化中的时代生活,记录事件中的百态人生,用心感知人的冷暖、思想与渴望,期待与大家一起,了解陌生,认识彼此,审视自我,呼唤公正。山东卫视周日至周四晚22:02邀您一起围观。

分享到: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

 

更多关于 微博 追逃  的新闻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11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